作者:David Hoffman 来源:Bankless 翻译:善欧巴,金色财经

概览

自 2023 年以来,以太坊丧失了曾经将 ETH 变为“货币”的分发优势——它主动限制了 L1 的可用性,敦促开发者“离开主网”,并对某些产品类别进行道德审查。这些选择导致用户、流动性和注意力被分散到了 L2 和其他更快的 L1 链上。结果是原本的“产品-货币”正反馈循环被打断——应用无法再吸引用户,用户无法再带来开发者与资金,ETH 也就不再是增长的锚点,只能像被打折的科技股一样交易,资本也开始流向其他地方。

解决方案? 回归产品导向、主网优先的策略:提升底层容量,把每一条链(包括 Rollup)都当作竞争对手来看待,并将以太坊主网重新定位为未来代币化资产的去中心化经济中心。以太坊重构后的两年路线图以 10 倍 Gas 上限、原生 zkEVM、以及更紧密的 L1-L2 集成为目标,有望重燃那条正反馈循环,把开发者和交易者拉回主网,让以太坊重新成为加密世界的“第二大全球货币”。

破碎的循环

ETH 在 2021 年的崛起,是因为市场开始将它当作加密世界中第二种“货币”来定价。

在新冠之后的全球货币大放水背景下,人们逐渐意识到“货币”本质上是一种信仰神话,市场也开始寻找新的信仰体系。比特币显然是一种答案,但 2021 年,人们意识到:用区块链制造“货币”的方式不止一种,固定供应上限并非唯一选项。

彼时,以太坊展现出一条正向反馈循环,其最终成果都集中体现在 ETH 的价值捕获上:

应用 → 用户 → 开发者 → 投资者 → 流动性 → 协议收入 → ETH 价值提升。

正反馈循环是极其强大的力量。它让你在麦克风对准音响时听到刺耳尖叫;它是核爆时的失控能量;它也是疫情封锁时的病毒指数增长。强大的正反馈循环,连漠不关心的人都无法忽视。

市场正是看到了以太坊这种强烈的正反馈,于是给 ETH 打上了“新货币”的估值标签。一切都曾经运转得很好。

发生了什么?

当你听到音响因麦克风回授而发出啸叫,怎么处理?只需断开扬声器与麦克风之间的连接。切断反馈,声音也就停止。

这正是以太坊在把 Rollup 放入过早路线图时所做的事情。

以太坊最初的优势在于L1,它是构建者接触首批用户的唯一入口,是用户访问应用的中心场所,也是投机者和交易者优化市场效率的天然平台。想要做点什么,你只能来以太坊主网。

没有第二选择。

但当“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成为主流之后,无论是以太坊的官方领导层,还是其社区声音,都把 L2 推为未来核心。“以太坊靠 L2 扩容”的口号响彻生态。

当时人们并未充分认识到其代价。构建者突然不得不在十几个 rollup 中挑选出一个赢家;用户担心他们的朋友(以及流动性)会迁移到哪里;交易所和钱包也争先恐后地跟进。原本设想中的以太坊 Layer-2 之间的竞争合作,最终演变成了零和博弈、毫无成效的内斗。

在 Rollup 出现之前,投资以太坊很容易:只需购买 ETH 即可。但是,由于以太坊的下一阶段增长依赖于 rollup,因此要想获得这种增长,就需要持有一篮子 rollup 代币,并对赢家或输家进行主观猜测。在这种情况下,ETH 怎么可能成为货币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