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草稿

币圈子(120BTC.COm)讯:算法稳定币曾是DeFi世界中的新兴赛道,旨在透过智能合约和算法机制维持与法币挂钩,避免传统稳定币(如USDT、USDC)对中心化机构的依赖。

然而,这类稳定币的设计缺陷在多次市场震荡中暴露无遗,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便是2022年TerraUST崩盘事件,导致市场损失数百亿美元,甚至让美国监管机构开始加强对该领域的审查。

如今,Andre Cronje的新言论让市场重新关注这一概念,然而,他本人的犹豫态度也表明,算法稳定币的阴影仍然挥之不去。

AC:我们破解了算稳,但对实施持保留态度

Andre Cronje(AC)以Yearn Finance创办人之名闻名于DeFi界,被誉为DeFi教父,目前正积极推进其新公链Sonic的生态发展。今早,他在推文中抛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我很确定我们团队今天破解了算法稳定币的难题,但上一个市场周期给我太多PTSD(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不确定是否该实施。」

这番话表明,他的团队可能已找到新方法来解决算法稳定币的核心挑战,但由于过去失败案例太多,他本人仍不确定这是否值得实施。

究竟「破解」代表什么?是找到了一种更稳定的算法,还是设计出更好的抵押机制?目前AC并未进一步透露技术细节。

过去算法稳定币的黑历史

算法稳定币的概念由来已久,但真正进入市场并获得关注的项目,大多以灾难性崩盘告终。以下是几个最著名的失败案例:

1.TerraUST崩盘(2022)

机制:UST采用LUNA作为支撑机制,当UST价格偏离1美元时,系统会鼓励用户在LUNA和UST之间套利,以维持稳定。

崩盘原因:市场信心崩溃后,投资人争相抛售UST,导致LUNA供应量无限膨胀,最终UST的180亿美元市值和LUNA的400亿美元市值在极短时间内双双归零,造成大量投资者财务损失和一系列衍生的监管审查。

2.Iron Finance(2021)

机制:美元稳定币IRON采用部分抵押模式,部分由USDC支持,部分由TITAN代币补足。

崩盘原因:当TITAN价格下跌时,市场出现「死亡螺旋」,TITAN供应无限增发,最终价格接近零,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连NBA独行侠队老板马克·库班(Mark Cuban)都被卷入其中。

3.Basis Cash(2020)

机制:通过算法稳定币设计,使用三种代币(BAC、BAS、BAB)交互作用,试图将BAC价格稳定在1美元,其中包括发行债券(BAB)来调节供应。

崩盘原因:当市场流动性枯竭且参与者信心丧失时,系统无法维持BAC与1美元的挂钩,价格最终跌至接近零。设计缺陷与对投机性需求的过分依赖也加剧了崩溃。该项目创办人之一后来被证实是Terra创办人Do Kwon。

这些案例显示,算法稳定币的最大问题在于:如果没有强大的市场信心和稳定的资本流入,就很容易进入「死亡螺旋」,最终失去稳定性。

结论:算法稳定币还有未来吗?

虽然AC的推文透露了技术突破,但他本人的保留态度也显示,许多人(包括他自己)对于算法稳定币仍然保持高度怀疑。随着监管趋严和投资人警惕,这类稳定币是否能够重获市场青睐,仍然是一个未解的问题。

如果AC真的找到了解决方案,那么未来可能会出现「新一代」的算法稳定币,但这是否能够成功,还需要更多细节来证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