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子(120BTC.COm)讯:随着以太坊手续费收入因L2技术普及下降而被许多公链超车,市场出现质疑声浪:「ETH是否正在失去价值?」对此,DeFi分析师DefiIgnas与用户fabdarice提出观点,强调评估L1区块链价值不能仅看手续费,还应纳入去中心化与生态成熟度等关键面向。
手续费≠价值?Tron VS 以太坊揭开关键盲点
DefiIgnas在一则推文中指出,仅以手续费收入衡量区块链价值,实在是过于狭隘。
他以波场(Tron)为例,即便其手续费收入近日一度高于以太坊,但市值与市场所赋予的价值却远低于ETH,并强调:去中心化、安全性、开发者活动、总锁仓价值(TVL)及代币经济学,才是长期影响力的关键。
底下不少用户也补充指出,Tron的手续费主要来自稳定币交易量,但生态系缺乏创新与去中心化,使其潜力受限:在我看来,收入仅决定了一条公链价值的下限,而其应用场景则定义了其价值的上限。
低手续费等于失败?Ignas反驳:以太坊仍在进化,不是衰退
面对以太坊手续费下滑,一些市场分析机构开始下修ETH价格预测,甚至认为其发展动能衰退。但DefiIgnas认为,这其实是区块链迈向高效、可持续性的自然演进:
若单看手续费论英雄,比特币市值理应不如以太坊,但事实显然相反。
他同时引用了用户fabdarice的观点,以太坊早期在工作量证明(PoW)阶段甚至没有「收入」概念,现在手续费的下降是L2方案成功的象征。他提到,以太坊仍然经常拥挤、交易量成长15倍、发行率从4.06%降至0.7%,这些数据反映其长期竞争力正在提升。
不是数位石油,是数位经济基石!以太坊的多重价值正在成形
DefiIgnas指出,对他而言,以太坊与Solana等L1代币属于「生产性资产」,不只是用来交易或储值,更可用于参与生态活动、空投与价值创造。他坦言这类策略带有投机成分,但也是挖掘L1价值的一种方式:
比特币被用于对抗宏观经济不稳定性,而以太坊则在数位经济中扮演不同角色,两者价值来源并不冲突。
此外,他强调以太坊在MakerDAO或Ethena等DeFi生态中作为抵押资产,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未来也将成为数位经济的关键支柱:
市场对以太坊价值的认知正在转变,从单纯的「数位石油(交易手续费来源)」转向更广泛的角色,因此其价值也将更需要多方评估。
(以太坊的「敦克尔克时刻」?IOSGVC共创人:产业信仰动摇,短期投机主导市场)
别再用狭隘眼光看区块链,L1的价值或需重新审视
这场关于以太坊与L1区块链价值的讨论提醒,价格与收入只是冰山一角。DefiIgnas与fabdarice的分析揭示,真正的价值来自技术、去中心化、生态扩展与网路效应。未来,评估L1价值的标准将更多元,也更贴近它们在数位经济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