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李子啊 来源:mirror

在加密市场中,用户除了参与一级和二级交易,还有一种低门槛参与的就是空投。从 2021 年 DeFi 成为主流开始,空投一直都是「以小搏大」的机会,通过参与项目早期的链上交互和任务以获取空投奖励,近几年已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小投资参与方式。

然而,这一策略逐渐因为大量的工作室入场,而导致普通用户的奖励被大量稀释。除此以外,空投的由于规则日益复杂,即使努力也不一定有回报,更关键的是所选择的项目实力及其依托的公链生态繁荣来决定。

因此,用户在决定参与哪些项目时,不仅需要评估项目本身的潜力,更应关注其所在的公链生态是否具备长期发展的基础,盲目的做交互甚至不一定有回报。这也就是如很多人所说,撸空投就是 20% 的努力和 80% 的投研。

一个优质的公链生态能够为项目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包括充足的流动性、多元的应用场景以及庞大的用户基础。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项目发展的沃土,使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然而,若公链生态发展不足,即便项目拥有前沿的技术或独特的创意,也可能因缺乏足够的资源和用户关注而逐渐沉寂。

以 Starknet 为例,作为基于 ZK-Rollup 技术的 Layer 2 解决方案,其技术实力毋庸置疑,但生态建设却未能匹配其技术优势,导致链上应用稀缺,用户参与度偏低,总 TVL 增长缓慢。Scroll 的情况与之类似,尽管依托以太坊生态,其发展却受限于流动性分散和创新不足,未能形成强劲的用户吸引力。这些公链的经验表明,生态建设的滞后会显著削弱生态上项目的潜力。

重视生态发展的 Berachain

相比较之下,一些新兴的公链则吸取了教训,非常重视生态的发展。以 Berachain 为例,Berachain 自 2025 年 2 月 6 日主网上线以来,迅速成为 DeFi 领域的亮点,其总锁仓价值(TVL)已达 53 亿美元,较上线初期增长超过 200%,日活跃地址超 10 万,交易量月均增长 150%。

自动草稿

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其创新的 Proof of Liquidity(PoL)共识机制,与传统的 PoW(工作量证明) 和 PoS(权益证明) 不同,POL 强调资产的流动性和利用效率,将流动性的提供与网络安全紧密结合,避免了资源浪费和高能耗。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吸引更多用户参与网络维护,增强去中心化程度和抗攻击能力,同时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该机制通过激励用户提供流动性,不仅提升了链上资金效率,还构建了一个以流动性为核心的经济体系。例如,用户通过质押 BERA 或提供流动性至生态项目,可赚取区块奖励和「贿赂」(bribes),从而形成正反馈循环,吸引更多用户参与。此外,Berachain 的 EVM 兼容性使其能够无缝整合以太坊生态的开发工具和服务,进一步降低了 dApp 开发的门槛。

Infrared Finance:Berachain 生态流动性的支柱

截至 2025 年 4 月,Berachain 生态内的项目数量已超过 50 个,涵盖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借贷平台、收益聚合器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而占据 Berachain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