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草稿

币圈子(120BTC.COm)讯:顶级加密货币风投公司a16z(Andreessen Horowitz),近期在其系列Podcast节目《web3 with a16z》中,围绕「空投」这一主题展开了最新讨论,a16z从空投的定义与历史出发,指出当前的Web3项目的空投策略存在诸多问题,并不能达到长期建设的目的,而针对这种现况,a16z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空投策略设计建议。

a16z发布空投指南

根据a16z播客内容,他们认为当前Web3项目的空投策略的主要缺点可总结为:

短期思维主导:很多空投只是「撒钱」,以为钱给了就能留住用户。结果大多数用户在拿到空投后就立即抛售,没有真正留存进行建设或形成忠诚度。

激励设计过于粗糙:空投标准常常只是「过去有互动」或「曾经交易过」,导致奖励对象与目标行为(如贡献、治理参与)不能精准对齐。

易受Sybil攻击:多帐号滥领空投(假帐号攻击)的乱象非常普遍,许多空投的资源被无效交互或恶意用户瓜分。

忽略了治理参与:很少有空投机制设计能促进用户参与DAO治理,或投入社群建设,大多仅是财务激励。

缺乏验证和后续追踪:很多项目空投完就结束了,没有系统地追踪空投后用户的行为,或进行效果评估与调整。

对此,a16z针对以上痛点,给出了以下建议:

明确界定想要推动的行为:在设计空投前,必须先想清楚「我们希望用户做什么?」(例如,长期持有、治理参与、开发贡献等)。空投条件和奖励分配要直接对齐这些目标行为。

设计针对性的奖励机制:空投不应该单靠「历史交易量」这种粗指标。要考虑如「持续贡献度」、「治理参与」、「长期互动」等更有意义的行为指标。

提高Sybil抵抗力:采用更先进的用户验证方法,如:社交图谱分析、Worldcoin ID、身份证明分数等,来确保是真人贡献者。

设定归属期或解锁条件:可以设计空投的解锁条件,例如必须参与投票、持有一定时间,才能领取或完全解锁空投,从而培养长期参与。

持续观察与调整:空投不是一次性行为,应该像产品开发一样,持续追踪效果,做出数据驱动的优化。

实验与创新:鼓励多做小规模实验,测试不同类型的激励结构,再逐步放大为有效的策略。

从心理学角度设计:要理解用户心理,除了「钱」本身,也可以提供「成就感」、「社群认同感」、「影响力」等无形激励。

如何让空投设计符合监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月稍早,a16z还在一篇文章中,详细讨论了怎样才能设计一个符合美国监管规定的空投机制。在该文章中,a16z首先指出:当前的监管方式,为希望实现去中心化并奖励早期利益相关者的项目带来了诸多困惑。这种困惑源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关于联邦证券法可能适用于空投的指导意见,许多人担心,这在拜登政府执政下会被武器化。幸运的是,这种监管方式在法律和政策上均存在错误。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空投的项目不得不选择在美国以外设立业务,并排除美国消费者获得代币的资格,这对美国的创新和消费者不利。

a16z续指出,在川普新任政府下,SEC已经公开征求意见,探讨如何更新包括空投在内的加密货币监管规则。对此,a16z也提出了五大建议,以帮助业界评估某个空投或激励性奖励计划是否合规,这些建议包括:

分发的是网络代币:网络代币的价值主要来自能够进行去中心化运行的区块链网络,即无需人工干预或控制的运作。这与由公司、个人或管理团队控制的中心化代币形成鲜明对比。

与网络代币密切相关的区块链网络已具备功能性:功能性网是指能够通过更新网状态实现参与者交易的网,包括传输和存储价值、参与质押或其他保护区块链网的方式、参与网提供的服务或应用,或参与去中心化治理系统。

分发是广泛且公平的:区块链网的任何参与者都应有机会参与空投或激励性奖励计划。仅限于少数群体的网代币分发,可能反而会使内部人士受益。

分发仅需有限对价(limited consideration):空投的显著特征是免费或以极低对价分发,这将其与传统销售区分开来。同样,通过激励性奖励计划分发的网代币也不是以货币对价交换的。这些加密资产分发形式与传统销售的风险不同,因此不应适用Howey Test。

对某些相关人士施加转让限制:转让限制禁止持有人在预定时间内出售代币。内部人士同意在一定时间内不出售、签订出售合同或以其他方式转让或处置其持有的加密资产。足够长的代币锁仓期可确保内部人士无法利用资讯不对称或因空投引发的市场波动获利,从而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