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子(120BTc.coM):长期以来对加密货币持审慎态度的美国大型银行,近期策略似乎出现转变的迹象。据悉,包括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花旗集团(Citigroup)及富国银行(Wells Fargo)在内的多家主要金融机构,正联手探索发行一种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此项计划虽仍处于初期阶段,但不仅预示着传统金融业正积极寻求与数字资产技术整合,更可能对未来的支付系统乃至整体金融格局带来深远影响。
银行巨头联手,共探稳定币蓝图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多家重量级银行,包括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与富国银行,目前正共同评估发行数字稳定币的可行性。这项由银行主导的倡议,尽管相关讨论尚处于早期概念阶段,但据了解,已触及由这些银行共同持有的支付公司,例如营运Zelle的Early Warning Services(EWS)以及实时支付网络The Clearing House(TCH)。此举清晰地表明,传统金融机构正积极寻求在快速演进的加密货币领域中确立自身定位。
对加密货币行业的防御
银行此次探索发行稳定币,其背后存在着双重动机,首先是策略性的防御考量:随着稳定币的兴起,银行传统的存款基础可能面临侵蚀,现有的支付生态系统亦可能受到挑战,特别是若由大型科技公司或主要零售商发行数字货币,恐将绕开传统银行体系。
因此透过发行自家银行体系支持的稳定币,这些金融机构旨在巩固其在支付领域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则是著眼于潜在的庞大机遇。银行业者已意识到,稳定币有望显著提升支付效率,尤其在跨境交易方面更具优势。稳定币能够实现近乎即时的结算,有效改善流动性并降低交易成本,这相较于传统耗时且昂贵的跨境支付流程,无疑是一项重大革新。例如,摩根大通旗下的区块链部门Kinexs近期已成功透过公有链结算一笔代币化的美国国债交易,并运用Chainlink技术进行跨链支付结算,充分展示了大型银行在整合数字资产技术方面的实力与进展。
美国监管逐渐明朗
美国监管环境的逐步演变,也为银行业者参与稳定币市场提供了更高的确定性。旨在为稳定币发行建立清晰监管框架的立法努力,例如「稳定币透明度与创新法案(GENIUS Act)」,以及整体对加密货币更趋友好的政治氛围,正促使银行更愿意直接探索与数字货币技术的互动。
这种日益明朗的监管讯号,有助于降低大型银行进入稳定币领域时所面临的合规风险。此外,这项潜在的银行联盟稳定币计划,亦考虑到未来更广泛的参与可能性,或将允许联盟以外的其他区域性及社区银行使用此稳定币。与此同时,部分区域性与社区银行亦在积极探讨组建自身的稳定币联盟,显示整个银行业对于加密货币创新的兴趣正普遍提升。
尽管此计划目前仍处于早期酝酿阶段,一旦成功实现,不仅可能重塑全球支付市场的现有格局,也将为主流金融体系接纳并应用加密货币技术开启崭新篇章。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仍需克服技术实施的复杂性、市场接受度的考验,以及来自现有稳定币发行商的激烈竞争等多重挑战。传统金融机构如何驾驭这些变数,并在数字浪潮中寻得新平衡点,将是未来值得持续关注的焦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