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贝格先生 来源:X,@market_beggar

TLDR

- Cointime Price 系列文章将分为三篇,这是第一篇

- 本文将介绍 Cointime Price 的基础原理与抄底应用

- Cointime Price 是一种崭新且高效的 BTC 定价方法

- 相对于 Realized Price 更严格、相对于 LTH-RP 更敏感

Cointime Price 基础介绍

Cointime Price 的概念源自于 2023 / 08 / 23,在由 Ark Invest 和 Glassnode 合作出产的「Cointime Economics」中提出。

Cointime Price 本身的计算逻辑相对复杂,本文将尽量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各位进行表述。

自动草稿

Cointime Price 是针对 BTC 独特的 UTXO 结构所设计的定价模型,在本文,我打算撇除复杂的计算过程,直接向各位介绍原理。

简单来说,由于 BTC 本身是一条区块链,因此不论是产出区块、转帐交易,都会有一个验证的过程。

而 Cointime Price 与传统的链上定价方式不同,采用了「时间加权」的作法:

自动草稿

如上圖所示,綠線即是 Cointime Price,計算公式如圖,其中涉及三個概念:

Coin Blocks Created(CBC)

在第 n 个区块的 CBC = 当时 BTC 的流通量

Coin Blocks Destroyed(CBD)

当对应数量的 BTC 出现转移行为时,判定为 destroyed,

将转移的 BTC 数量乘上这些 BTC 持有的时间(转移前经过了多少个区块时间),

即可得到 CBD,在此可将 CBD 解读成「经过时间加权的 BTC 数量」。

Coin Blocks Stored(CBS)

CBS = CBC 总和 - CBD 总和,可理解为「未被花费的 BTC 时间加权数量

上图中,公式的分子,即是将每次转移时产生的 CBD 乘上对应数量后,进行加总。

根据上述,可得出三个 Cointime Price 的特性:

因为时间加权的设计,故当长期持有者大量转移(派发)时,Cointime Price 的变化速率会上升

因为交易是一买一卖,从买方的角度来看公式中的分子也可视为目前市场上「时间加权后的花费总额」;将此数值除以 CBS 后,即可得出「场上筹码经时间加权处理后的平均成本

因为 CBD 考虑了转移行为,不转移就不会产生 CBD故有效排除了远古时期丢失筹码的影响

与 LTH-RP 的比较

在先前的文章中,我曾针对 LTH-RP 进行介绍,简单来说 LTH-RP 就是长期持有者购买 BTC 的平均成本

由于 Glassnode 针对 LTH 的定义是「持有时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